杜詩詳注と杜甫全詩訳注 巻二
《杜詩詳注》唐・杜甫著 清・仇兆鰲注 中華書局出版
《杜甫全詩訳注》下定正弘・松原明編 講談社学術出版
《杜少陵詩集》 鈴木虎雄譯解 國民文庫刊行會
上記、テキストにより、整理したもの。漢文委員会 紀頌之のブログは、これらを基本に分かりやすく、訳注解説したものである。
杜詩詳注[一]巻三・杜少陵集[一] 巻三 | 作時
(西暦) |
杜詩 詳注 (一) |
杜少 陵集 〔一〕 |
杜甫 全詩 訳注 〔一〕 |
|
巻ID | 詩題 | ||||
03-01 | 奉陪鄭?馬韋曲二首其一(卷三(一)頁一六五) | 753年 | 165 | 175 | |
03-02 | 奉陪鄭?馬韋曲二首其二(卷三(一)頁一六六) | 753年 | 166 | ||
03-03 | 重過何氏五首其一(卷三(一)頁一六七) | 753年 | 167 | 177 | |
03-04 | 重過何氏五首其二(卷三(一)頁一六八) | 753年 | 168 | ||
03-05 | 重過何氏五首其三(卷三(一)頁一六九) | 753年 | 169 | ||
03-06 | 重過何氏五首其四(卷三(一)頁一七○) | 753年 | 170 | ||
03-07 | 重過何氏五首其五(卷三(一)頁一七一) | 753年 | 171 | ||
03-08 | 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?際遇雨二首其一(卷三(一)頁一七二) | 753年 | 172 | 184 | |
03-09 | 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?際遇雨二首其二(卷三(一)頁一七三) | 753年 | 173 | ||
03-10 | 醉時歌(卷三(一)一七四) | 753年 | 174 | 186 | |
03-11 | 城西陂泛舟(卷三(一)一七七) | 753年 | 177 | 190 | |
03-12 | ;I陂行(卷三(一)一七九) | 753年 | 179 | 191 | |
03-13 | I陂西南臺(卷三(一)一八二) | 753年 | 182 | 167 | |
03-14 | 與?縣源大少府宴I陂(卷三(一)一八五) | 753年 | 185 | 200 | |
03-15 | 贈田九判官梁丘(卷三(一)一八六) | 753年 | 186 | 202 | |
03-16 | 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(卷三(一)一八八) | 753年 | 188 | 204 | |
03-17 | 寄高三十五書記(卷三(一)一九四) | 753年 | 194 | 210 | |
03-18 | 送張十二參軍赴蜀州因呈楊五侍御(卷三(一)一九五) | 753年 | 195 | 212 | |
03-19 | 贈陳二補闕(卷三(一)一九六) | 753年 | 196 | 213 | |
03-20 | 病後過王倚飲贈歌(卷三(一)一九八) | 751年 | 198 | 215 | |
03-21 | 送裴二?尉永嘉(卷三(一)二○一) | 753年 | 201 | 220 | |
03-22 | 贈獻納使(一本無使字)起居田舍人澄(卷三(一)二○二) | 753年 | 202 | 221 | |
03-23 | 崔?馬山亭宴集(卷三(一)二○四) | 753年 | 204 | 224 | |
03-24 | 示從孫濟(卷三(一)二○五) | 751年 | 205 | 225 | |
03-25 | 九日寄岑參(卷三(一)二○八) | 753年 | 208 | 228 | |
03-26 | 嘆庭前甘菊花(卷三(一)二一○) | 755年 | 210 | 231 | |
03-27 | 承沈八丈東美除膳部員外郎阻雨未遂馳賀奉寄此詩(卷三(一)二一一) | 755年 | 211 | 233 | |
03-28 | 苦雨奉寄隴西公兼呈王?士(卷三(一)二一四) | 755年 | 214 | 237 | |
03-29 | 秋雨歎三首其一(卷三(一)頁二一六) | 755年 | 216 | 240 | |
03-30 | 秋雨歎三首其二(卷三(一)頁二一七) | 755年 | 217 | ||
03-31 | 秋雨歎三首其三(卷三(一)頁二一八) | 755年 | 218 | ||
03-32 | 奉贈太常張卿キ(舊作均,?鶴定作キ)二十韻(卷三(一)二一九) | 755年 | 219 | 244 | |
03-33 | 上韋左相二十韻(卷三(一)二二四) | 755年 | 224 | 251 | |
03-34 | 沙苑行(卷三(一)二二八) | 755年 | 228 | 257 | |
03-35 | 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?諸官(卷三(一)二三二) | 755年 | 232 | 261 | |
03-36 | 送蔡希魯(一作曾)都尉還隴右因寄高三十五書記(卷三(一)二三八) | 755年 | 238 | 270 | |
03-37 | 醉歌行(卷三(一)二四○) | 753年 | 240 | 274 | |
03-38 | 陪李金吾花下飲(卷三(一)二四三) | 753年 | 243 | 278 | |
33-97 | 官定後戲贈(卷三(一)二四四) | 755年 | 244 | 280 | |
03-40 | 去矣行(卷三(一)二四五) | 755年 | 245 | 281 | |
03-41 | 夜聽許十一(一作許十損,一作許十)誦詩愛而有作(卷三(一)二四六) | 755年 | 246 | 283 | |
03-42 | 戲簡鄭廣文(虔)兼呈蘇司業(源明)(卷三(一)二四九) | 755年 | 249 | 286 | |
03-43 | 夏日李公(一云李加令)見訪(卷三(一)二五○) | 753年 | 250 | 287 |
杜詩詳注〔一〕巻四・杜少陵集 巻四 | 作時
(西暦) |
杜詩詳注(一) |
杜少陵集〔一〕 |
杜甫全詩 訳注〔一〕 |
|
巻ID |
詩題 | ||||
04-01 | 天育驃圖(《英華》作圖,別本作騎)歌(卷三(一)二五三) | 741年 |
253 |
291 |
357 |
04-02 | ソウ馬行(卷四(一)二五六) | 741年 |
256 |
294 |
361 |
04-03 | 魏將軍歌(卷四(一)二五九) | 259 |
299 |
366 |
|
04-04 | 白水明府舅宅喜雨得過字(卷四(一)二六二) | 755年 |
262 |
303 |
370 |
04-05 | 九日楊奉先會白水崔明府(卷四(一)二六三) | 755年 |
263 |
304 |
372 |
04-06 | 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(卷四(一)二六四)(參用《中國文學欣賞全集》注釋) | 755年 |
264 |
305 |
373 |
04-07 | 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(卷四(一)二七五) | 275 |
318 |
385 |
|
04-08 | 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(卷四(一)二七九) | 755年 |
279 |
323 |
391 |
04-09 | 後出塞五首其一(卷四(一)頁二八五) | 755年 |
285 |
328 |
396 |
04-10 | 後出塞五首其二(卷四(一)頁二八六) | 755年 |
286 |
398 |
|
04-11 | 後出塞五首其三(卷四(一)頁二八八) | 755年 |
288 |
400 |
|
04-12 | 後出塞五首其四(卷四(一)頁二八九) | 755年 |
289 |
401 |
|
04-13 | 後出塞五首其五(卷四(一)頁二九一) | 755年 |
291 |
403 |
|
04-14 | 蘇端薛復筵簡薛華醉歌(卷四(一)二九二) | 757年 |
292 |
337 |
405 |
04-15 | 晦日尋崔?李封(卷四(一)二九六) | 756年 |
296 |
341 |
410 |
04-16 | 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(卷四(一)二九九) | 756年 |
299 |
345 |
414 |
04-17 | 三川觀水漲二十韻(卷四(一)三○四) | 756年 |
304 |
353 |
421 |
04-18 | 月夜(卷四(一)三○九) | 756年 |
309 |
358 |
427 |
04-19 | 哀王孫(卷四(一)三一○)(參考《中國文學欣賞全集》注釋) | 756年 |
310 |
359 |
429 |
04-20 | 悲陳陶(卷四(一)三一四)(參考《中國文學欣賞全集》注釋) | 756年 |
314 |
364 |
434 |
04-21 | 悲青坂(卷四(一)三一六) | 756年 |
316 |
366 |
437 |
04-22 | 避地(卷四(一)三一七) | 756年 |
317 |
368 |
439 |
04-23 | 對雪(卷四(一)三一八) | 756年 |
318 |
369 |
440 |
04-24 | 元日寄韋氏妹(卷四(一)三一九) | 757年 |
319 |
370 |
442 |
04-25 | 春望(卷四(一)三二○) | 757年 |
320 |
372 |
443 |
04-26 | 得舍弟消息二首其一(卷四(一)頁三二一) | 759年 |
321 |
373 |
445 |
04-27 | 得舍弟消息二首其二(卷四(一)頁三二二) | 756年 |
322 |
446 |
|
04-28 | 憶幼子(卷四(一)三二三) | 757年 |
323 |
375 |
448 |
04-29 | 一百五日夜對月(卷四(一)三二三) | 757年 |
323 |
376 |
449 |
04-30 | 遣興(卷四(一)三二六) | 757年 |
326 |
378 |
451 |
04-31 | 塞蘆子(卷四(一)三二七) | 757年 |
327 |
380 |
452 |
04-32 | 哀江頭(卷四(一)三二九) | 757年 |
329 |
383 |
455 |
04-33 | 大雲寺贊公房四首其一(卷四(一)頁三三三) | 757年 |
333 |
386 |
458 |
04-34 | 大雲寺贊公房四首其二(卷四(一)頁三三四) | 757年 |
334 |
460 |
|
04-35 | 大雲寺贊公房四首其三(卷四(一)頁三三五) | 757年 |
335 |
461 |
|
04-36 | 大雲寺贊公房四首其四(卷四(一)頁三三七) | 757年 |
337 |
462 |
|
04-37 | 雨過蘇端(卷四(一)三三八) | 757年 |
338 |
394 |
464 |
04-38 | 喜晴(卷四(一)三四○) | 757年 |
340 |
397 |
466 |
99-1 |
赴奉先詠懷補注 | ||||
99-2 |
哀江頭補注 |
杜少陵集 杜詩詳注〔一〕巻五 | 作時
(西暦) |
杜詩詳注(一) |
杜少陵集〔一〕 |
杜甫全詩 訳注〔一〕 |
|
巻ID | 詩題 | ||||
05-01 | 送率府程?事還?(卷五(一)三四三) | 756年 | 343 | 401 | |
05-02 | 鄭フ馬池臺喜遇鄭廣文同飲(卷五(一)三四五) | 757年 | 345 | 404 | |
05-03 | 自京竄至鳳翔喜達行在所三首其一(卷五(一)頁三四六) | 757年 | 346 | 407 | |
05-04 | 自京竄至鳳翔喜達行在所三首其二(卷五(一)頁三四七) | 757年 | 347 | ||
05-05 | 自京竄至鳳翔喜達行在所三首其三(卷五(一)頁三四八) | 757年 | 248 | ||
05-06 |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(卷五(一)三五○) | 757年 | 350 | 411 | |
05-07 | 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防禦判官(卷五(一)三五四) | 757年 | 354 | 416 | |
05-08 | 述懷(卷五(一)三五八) | 757年 | 358 | 422 | |
05-09 | 得家書(卷五(一)三六○) | 757年 | 360 | 426 | |
05-10 | 送長孫九侍御赴武威判官(卷五(一)三六二) | 757年 | 362 | 429 | |
05-11 | 送從弟亞赴河西判官(卷五(一)三六四) | 757年 | 364 | 432 | |
05-12 | 送靈州李判官(卷五(一)三六九) | 757年 | 369 | 438 | |
05-13 | 奉送郭中丞兼太僕卿充隴右節度使三十韻(卷五(一)三六九) | 757年 | 369 | 440 | |
05-14 | 送楊六判官使西蕃(卷五(一)三七六) | 757年 | 374 | 449 | |
05-15 | 哭場孫侍御(卷五(一)三七八) | 757年 | 378 | 452 | |
05-16 | 奉贈嚴八閣老(卷五(一)三七九) | 757年 | 379 | 454 | |
05-17 | 月(卷五(一)三八一) | 757年 | 381 | 455 | |
05-18 | 留別賈嚴二閣老兩院補闕得雲字(一作兩院遺補諸公,得聞字)(卷五(一)三八二) | 757年 | 382 | 456 | |
05-19 | 晩行口號(卷五(一)三八三) | 757年 | 383 | 458 | |
05-20 | 獨酌成詩(卷五(一)三八四) | 757年 | 384 | 459 | |
05-21 | 徒歩歸行(卷五(一)三八五) | 757年 | 385 | 460 | |
05-22 | 九成宮(卷五(一)三八六) | 757年 | 386 | 463 | |
05-23 | 玉華宮(卷五(一)三八九) | 757年 | 389 | 466 | |
05-24 | 羌村三首其一(卷五(一)頁三九一) | 757年 | 391 | 469 | |
05-25 | 羌村三首其二(卷五(一)頁三九二) | 757年 | 392 | ||
05-26 | 羌村三首其三(卷五(一)頁三九三) | 757年 | 393 | ||
05-27 | 北 征(卷五(一)三九五)(參用《中國文學欣賞》注釋) | 757年 | 395 | 475 | |
05-28 | 行次昭陵(卷五(一)四○七) | 757年 | 407 | 492 | |
05-29 | 重經昭陵(卷五(一)四一二) | 757年 | 412 | 496 | |
05-30 | 彭衙行(卷五(一)四一三) | 757年 | 413 | 498 | |
05-31 |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(卷五(一)四一七) | 757年 | 417 | 504 | |
05-32 | 收京三首其一(卷五(一)頁四二一) | 757年 | 421 | 510 | |
05-33 | 收京三首其二(卷五(一)頁四二二) | 757年 | 422 | ||
05-34 | 收京三首其三(卷五(一)頁四二三) | 757年 | 423 | ||
05-35 | 送鄭十八虔貶台州司?傷其臨老陷賊之故闕為面別情見於詩(卷五(一)四二四) | 757年 | 424 | 514 | |
05-36 | 臘日(卷五(一)四二六) | 757年 | 426 | 516 | |
05-37 |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(卷五(一)四二七) | 758年 | 427 | 518 |
杜詩詳注と杜甫全詩訳注 巻二
《杜詩詳注》唐・杜甫著 清・仇兆鰲注 中華書局出版
《杜甫全詩訳注》下定正弘・松原明編 講談社学術出版
《杜少陵詩集》 鈴木虎雄譯解 國民文庫刊行會
上記、テキストにより、整理したもの。漢文委員会 紀頌之のブログは、これらを基本に分かりやすく、訳注解説したものである。